Homepage Twitter Weibo Wechat Bilibili Instagram Facebook
 
 
我的部落格

站长大人登陆
用户:
密码:
 

日志分类
 部落格首页
 S-Lighting 人像
 S-Lighting 风光
 S-Lighting 人文
 S-Lighting 新闻
 S-Lighting 小品
 随笔琐事
 有字有画
 来自网络

精华日志

最新日志
   落日下的Apollo Bay:静谧...
   大洋路的西起点:蓝与绿绘...
   灯塔边的旧梦:Flagstaff ...
   听小城心跳,读旅人心事:...
   Mount Barker Christmas P...
   在夏天遇见圣诞,阿德莱德...
   Gorgeous South Australia...
   Glam Adelaide 2025 Calen...
   Sea Cliff Bridge:悬崖与...
   从晨曦到星辰:海港大桥的...
   金纱覆海,余晖作伴:Brig...
   Cremorne Point:南半球最...
   南半球最美火车站的黄昏剪...
   时光的柔情:春日温馨四重...
   时光的回廊:在Queen Vict...
   悉尼歌剧院:见证着我从移...
   Hanke一岁啦!带着笑容与泪...
   夕阳沉醉处:Newcast...
   繁华深处的静谧乐园:Taro...
   在Hyde Park拾得的片刻宁静...
   在Australian Museum播下知...
   “拖油瓶们”的悉尼漫步:...
   沙滩上的小天地,Romeo & ...
   从旅行到移民:悉尼歌剧院...
   小酒馆与红叶的邂逅:Hahn...
   秋日绮梦:俯瞰Stirling的...
   Hanke的小镇冒险:阳光下的...
   历史的航标之光:Robe Obe...
   Robe小镇街头露天咖啡馆的...
   勇敢的挑战者:Romeo的Tre...
   温暖的阳光与鲜艳的树叶:...
   Romeo五岁了
   清凉之夏:阿德莱德North ...
   日落恋曲:Doorway Rock的...
   梦幻之门:浅海舞者Doorwa...
   快乐就好,Romeo的五岁生日...
   碧波轻语:Cullen Bay的礁...
   海之心弦:Beachport的夏日...
   Fleurieu Peninsula,大自...
   潮汐画卷,Port Willunga老...
   Romeo的开学第一天
   夕阳静思,绿意盎然:Back...
   夕辉绘画:Second Valley大...
   Ninth Avenue 圣诞灯展
   Lobethal 圣诞灯展
   30年来规模最大的Stirling...
   全民皆可参与的Glenelg Ch...
   Hobart Memorial Lookout
   Riverland周边小镇
   Heading Cliffs:Murray R...

网站日志地图...


站点统计
日志:624 篇
在线:29 人
访问:15947702 次
创站:2006-2-2
本站已运行7051

站点日历
73 2025 - 5 48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日志搜索

 标题   内容

扫一扫
 
 
历溪古村落:难以忘怀的那山、那水 2016旧片新修 · 纪实篇
晴天 【人物故事】触摸天使的温度   [ 日期:2016-05-12 ]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是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以此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

文/唐勉  图/尚家乐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窦敏,36岁,急救中心护士,从业12年。从医院大门到急救室,数十米距离,每天都在上演一幕幕“生死奔袭”。这里是急危重症病人入院第一站,迈入急救室,意味着点亮一盏希望之灯。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2016年4月14日凌晨,一名情况危急的产妇被送入急救室。十万火急中,窦敏为产妇成功接生。“再晚十分钟,孩子有可能窒息死亡。”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窦敏为病人家属拭去眼泪。安徽省立医院急救中心每天接纳700-800位病人,其中急危重病人日均约30人——采取一切手段,将那些濒死的人从死亡线上抢夺回来,窦敏及她的同事们日复一日为此而努力。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汪琳,ICU护士,31岁,从业12年。早晨6点,已工作近8小时的汪琳为病人擦拭创口。这是无数夜班中的一个,她不间断地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深静脉换药、翻身……“手机上的计步器显示,一趟夜班下来,走了一万多步,近十公里。”相当于半程马拉松。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变化多发生在夜间。汪琳与她的同事们已适应了愈夜愈清醒的状态。颠倒的作息与彻夜的辛劳,只为更好地守卫生命。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汪琳为病人吸痰,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极专业与轻柔。病人烦躁时,操作变得更有风险,考验着护士的耐心。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汪芬兰,53岁,手术室护士,从业34年。早上8:30,汪芬兰进入手术室进行术前准备。这台预计将进行至下午14:00的心脏手术,需要她全程配合。手术一旦开始,便意味着不能进食、不能休憩,她将维持着站立的姿势,高度精神集中直至手术结束。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汪芬兰为病人裹好四肢,避免与冰凉的金属硬物接触。“千万不能出错,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错。”她步伐飞快,动作是三十年浸润而成的精密。对汪芬兰来说,连续工作近十个小时不是稀罕事,节假日也习惯了随时待命。​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这台心脏主动脉瓣膜置换术,需用到几十种药物、上百根针及十分繁复的器械。汪芬兰必须严格清点它们,并在医生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递上——精确到秒。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章晨,输液室护士,30岁,从业8年。在响彻输液室的哭声中,章晨紧紧握住小病人的手,将针管快速插入静脉。记不清这是一天内的第几次注射,“尽可能地轻一点,让宝宝没那么痛苦。”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章晨抚慰着小病人的情绪。虽然有时也会被焦急的家长责难,但“只要一声谢谢,就觉得付出是有用的。”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新生儿室护士,王琳,33岁,从业10年。这里是集中治疗危重新生儿的病室,最小的病人仅1天。降临人世不久的宝宝们,如易碎的珍宝,躺在模拟子宫“鸟巢”中。王琳正为患儿喂奶。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每1小时进行一次生命体征监测,每3小时喂一次奶,每4小时换一次尿布。对新生儿来说,治愈靠的是“一份治疗,九分护理”。重复且繁琐的工作,需多少爱心灌溉?但却是患儿及其家庭初升的希望。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我们是在替他们的父母在照顾他。”王琳说,这些小病人虽不会说话,每一声啼哭,每一次挥动小拳头,都充满着对生命的渴望。‍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如果您喜欢我的摄影作品,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共号:Lighting_studio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相关链接:摄影 | 新闻 | 护士 | 医院
[ 阅读字体大小: ]
本站声明:此文章由尚家乐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历溪古村落:难以忘怀的那山、那水 2016旧片新修 · 纪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