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午后的悉尼,太阳炙烤着大地,感觉自己被融化,这样的日子,感觉半条命都是空调给的。懒懒的,动都不想都动...
在海港大桥上吹了好久的风,就算是走在人行步道,风景也不错了。悉尼港的环形码头尽收眼底,歌剧院和彼岸的繁华尽收眼底,繁忙的海面交通更为这风景平添了几分动感。
海港大桥坐落在澳大利亚悉尼市的杰克逊海湾,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单孔拱桥,其拱架跨度是503米,这在全球也是罕见的。
大桥全长1149米,从海面到桥面58.5米,从海面到大桥拱顶高达134米,万吨巨轮都可以从桥下安然通过。
大桥桥面宽49米,排列8个汽车道,两侧还有各3米宽的人行通道。大桥的两头钢架分别搭在两个巨大的钢筋水泥桥墩上,桥墩高12米。钢架与桥墩结合处有巨型滚珠支撑,当钢架在热胀冷缩时,滚珠起调节长短的作用。
两个桥墩上各建有一座桥塔,塔高95米,全部使用花岗岩石建造。大桥的设计负荷是每小时通行汽车6000辆、火车和电车128列,同时还可以通行数万人。
时至今日,各种车辆每天24小时风驰电掣快速通过,每天通过车辆200万辆。
可是大家要知道,悉尼大桥建成于1932年,三十年代的条件应该跟现在相比有太大的差别,80年前在海面上建造出如此宏伟的大桥,时至今日仍然坚固耐用,不能不让人惊叹澳大利亚人的智慧、技术和超前的眼光。
它的设计师非常有前瞻性。1857年,当时对岸登记在册的车辆就五辆。这设计师居然就设计了有8个车道,2条铁轨,1条自行车道及1条人行道。
他最大特点是这个拱架,跨度有503米,而且是单孔拱形,这是世界上少见的,也是世界上唯一允许游客爬到拱桥顶端的大桥。
在距离水面134米的高处遥望悉尼歌剧院,这个角度绝对独一无二,也是摄取港口全景的绝佳地点。
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是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正准备攀爬大桥的“英雄们”
讲真,澳洲人玩的东西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连看到个桥都能整出来个项目也是想象力很丰富啊!不过这种方式真的很有意思啊,用这种方式感受桥下的来来往往,有种抽离于现实的豪情。
登桥之前,必须通过健康测试,签名后可以获准攀爬,整个攀桥过程大约3小时,都说在桥顶可以看到绝美的悉尼港口全景。反正我没爬,我怂。
白色扬帆状的歌剧院屹立于悉尼港的便利朗角上,依水傍桥,远远看去,似一只张翼的白鹰,展翅欲飞,又似一艘即将出海的巨舰,迎风满帆。
而从近处看,它的外层非纯白色,是由100多万块白色或奶黄色的瓷砖拼成的,又像是几只巨大的白色贝壳拼成的美妙的艺术品,昂头翘立,与周围建筑相应成趣,多了几分灵动的气息。
大桥是连接港口南北两岸的重要桥梁、是悉尼歌剧院明信片的完美背景。
悉尼海港大桥是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筑,它像一道横贯海湾的长虹,巍峨俊秀,气势磅礴,与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隔海相望,成为悉尼的象征。
歌剧院门前的纪念碑
现在站的位置是麦考利夫人角,麦考利夫人座椅是为纪念麦考利夫人,由工匠雕刻的石椅,坐落在悉尼皇家植物园内。
麦考利夫人座椅同悉尼歌剧院只相隔一道狭窄的海湾,是观看歌剧院、海港大桥的最佳地点。
这时候正是接近傍晚的时分,所幸我们在这里等待夜幕降临。
和夜晚的魅惑不同,白天的歌剧院,倚靠着海港大桥 ,静谧安详,既像微张的白色莲花,又如一组刚刚扬起的风帆……
德国小伙们要拍合照,请我们帮忙后竟然这样乱入。
海德公园的海上露天电影
相关链接:澳大利亚 | 悉尼 | 歌剧院 | Australia | Sydney
![]() |
2年半的坚持:PTE 7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