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一年一度的高考拉开了序幕。当我完成当天的采访后,我就想到了这词:考生、家长和媒体、三个战士在战场。
我们媒体记者也要在考场内外采访。要完成采访任务,还不能影响到考生考试。这张拍的是我们台教育频道美女主持筱婷在三中校门口做现场报道。
考场是个战场,考生是主力,直接决定了他们一生的命运。如果在拍这张的时候,给我一个板凳就好了,我的事业高点,就能构图更紧凑、合理了。或者左边的考场指示牌低一点也行哦。不过没办法,不能为了拍照影响到考生。
考场外的战场完全是无谓的多余,我不推荐家长在考场外守候,这样还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这张是在三中里拍的,各种家长的表情都有,很有代表性。那天我看到了高老太从我身边一闪而过,我还没来得及喊她,她就消失了。
中国的高考年年如此,越来越没什么意义了,考上大学也不好找工作。大上学也不是有好前途的唯一途径。大学早就沦为一个盈利性机构了,带动了各项连锁经济的发展,响应了党中央促进内需的号召。上大学对孩子的意义可分为2种:一种是喜欢学习,要好好学习继续读研的,给他们提供考研究生的平台。一种是去大学渡假的,学出来后,就用一张红色的本本告诉别人自己受过大学的熏陶了(其实是污染)。
现在大学毕业生出来工作可以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实在是少之又少。现在的单位招聘一天到晚就限制文凭,要本科、要研究生、又要有能力的,有几个大学生初入社会就有很强的工作能力。社会的悲哀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在此,我很深刻的BS在陈老师,天天晚上沉迷于台服玩魔兽世界。如果家长知道老师如此如此,能放心吗?当然,陈老师的情况只是中国千千万万老师中的一个缩影。此句话没有攻击陈老师的意思。
在国外,如果一个孩子对家长说自己长大了要做一个面包师,家长会感到很高兴,因为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在中国,如果一个孩子对家长说自己长大了要做一个面包师,家长会用惊讶的表情回应孩子,并告诉孩子面包师没前途,一定要好好学习(其实是接受那所谓的素质教育),长大去做白领、甚至金领。刚把《我的的青春谁做主》看完。这部剧好就好在用老中青三代人的不同角度反映了同一件社会现象:孩子的未来谁做主?
相关链接:高考 | 主持人 | 记者 | 教育 | 评论
![]() |
芙蓉谷下狐网突击队处子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