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精华...
阅读排行榜...
网站日志地图...
2008年喽今天是2008年的2号,2008年第一天上班值得庆祝一下
网站已备案重新开通!!
北京时间11月22日凌晨,2008欧洲杯预选赛E组最后一轮,英格兰在温布利主场2-3不敌克罗地亚队惨遭淘汰。英格兰方面:欧文因伤缺席,克劳奇出任单箭头。黑塔索尔-坎贝尔和莱斯科特联手镇守后防,卡尔森顶替状态不佳的罗宾逊首发,中场双德领衔,小赖特和乔-科尔一左一右。替补席上还坐着贝克汉姆、A-科尔、哈格里夫斯等大将。
历时3个月,我的新居装潢结束。 装潢真的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从设计到选材,为了达到我要的效果,每一件我都要参与其中。今天,终于搬家了。搬家也是很累人的。很多东西要收拾,收拾好了再搬过去,搬过去了再收拾,反反复复的来 。好在今天终于全部结束了,算是告一段落了。
随后,辛吉斯带给了人们更大的惊喜,她在和印度名将布帕蒂首次搭档即夺得混双冠军,虽然只是双打冠军,但是这个冠军的重要意义却是不言而喻的。正是它宣告了辛吉斯的强势回归,是它让人们又重新看到了技术网球的曙光。 紧接着的泛太平洋公开赛,辛吉斯在半决赛的“辛莎大战Ⅰ”中痛斩美少女莎拉波娃,再次重现了超一流风范的水准:灵巧的反手切削,精准的底线回球和机敏的小球战术。虽然在决赛中辛吉斯倒在了德门蒂耶娃拍下,但却让所有喜欢公主的球迷看到了她重铸辉煌的希望。
女金刚拉芙纳蒂诺娃就曾经建议辛吉斯增强肌肉和力量练习,因为网球比赛光靠天赋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而年轻气盛的辛吉斯却被早些时候眼前的一时胜利所迷惑,对于女子网坛力量型打法不屑一顾。但是,很快达文波特、大小威和卡普等力量型选手的重炮轰炸就将辛吉斯冲击得不知所措。虽然曾经风光无限的瑞士公主还在苦苦挣扎,但她依然不得不时常游走在四强上下,冠军已经不再唾手可得。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是永恒的,从2000年开始,辛吉斯在澳网决赛败在了达文波特的拍下,法网和美网打进半决赛,温网再次首轮落败...这一年辛吉斯没有拿到一个大满贯的冠军,包括其最擅长的澳网比赛。
在1999年澳网实现三连冠后,风光无限的辛吉斯再也没有了以前的辉煌和灿烂,时常游走在四强上下。法网决赛再度不敌老天后格拉芙,美网决赛惜败小威,温网更是首轮即被爆冷淘汰,在新世纪即将到来前,瑞士公主的统治地位终于开始遭受到了有力的挑战,那个在1997年辉煌至级的天才少女在这一年只拿到了澳网一项大满贯的冠军。不能否认,辛吉斯依然拥有着极高的网球天赋。她的球感完美,移动出色,回球落点极佳,全面的技术比之当今男子网坛的费德勒也不为过。但力量上的不足和心浮气燥的心态则是她致命的弱点。辛吉斯却从不愿意正视这一弱点,一味想要凭借自身出色的天赋和技术继续着以往摧枯拉朽般的胜利,正是导致辛吉斯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也让她过早地放慢了征战的步伐。
1980年9月30日,玛蒂娜-辛吉斯出生于捷克一个普通家庭。当辛吉斯只有两岁的时候,她曾经是职业球员的母亲就把一个木制的网球拍交到她手上,从那以后,网球就成为了公主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1994年10月4日,刚刚在四天前度过了14岁生日的辛吉斯在家乡参加了自己首个WTA职业巡回赛——苏黎世公开赛。虽然当时在第二轮就输给了法国名将皮尔斯,但这个瑞士小姑娘已经让人们看到了她未来的潜力。果然,在随后的几年内,瑞士公主开始全面爆发,人们在越来越习惯地看到在比赛结束后辛吉斯那个标志性的获胜微笑后,职业女子网坛也进入了一个辛吉斯一统江山的格局。
今天早上,还没起床,就在听见电视里面辛吉斯退役的消息。我最爱的网球女星,离开了。我们的瑞士公主——玛蒂娜.辛吉斯。
激情四溢的热带树,被种在冰天雪地的寒带找不到温暖的阳光生存的很艰辛,却怎么也不能离开大地,拔根而起它向往热带寒冷潮湿的气候限制了它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