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精华...
阅读排行榜...
网站日志地图...
上周5下午,难得的好天气,在赭山公园拍的。有一些是梅花,还有一些花我不认识。24-70mm的镜头在景深上真的很强大,但是在微距上无法让我满意,近了总是对不上焦。我也不想总是买特写,后来就换了一种拍摄方式来反映即将来临的春天。第一张拍的很满意,前提构图+后期调色都很完美。最后3张拍的很一般,春色拍出来了,可惜少了视觉的中心,还有点杂,平平庸庸。
周末的时候,在家闲来无事,打开电脑看了刚下载的《Doraemon 2009》,恰巧灵光一闪,看到书柜上的多啦A梦玩偶。这个玩偶是我以前收到一个的礼物,常年放在我的书柜上。蓝色的玩偶们在白色的书柜上格外显眼,每次进书房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他们。放了这么久了,还是都一次拿出来秀。
上周6在九莲塘边拍的人像。那天的天气真是糟糕透了。灰沉沉的、压抑的乌云笼罩在头顶,拍出来的片子都没有层次感。这次作业完成后,感觉人像拍摄技术提升不大,但是学会了引导模特,后期的PS技术也有提升,特别是在人的面部修整。这次在模特MM的面部处理上花了不少精力。
这是上周6下午,在九莲塘公园的采风的时候,杨非帮我拍的。有了这张照片,我又可以鼓起勇气再次做帅哥了。看我飘逸且略带凌乱的头发、浓眉锁住深邃有思想的双眼、华仔一样高高的鼻梁、最最迷人的小酒窝和唇齿。每一个做帅哥的条件我都有了。
不悲壮不代表不感人,不是悲壮才值得欣赏。二战期间,所有有关澳大利亚的背景元素全部融入了整部电影:爱情、残酷的战争、种族问题、土著人的同化、对殖民地的剥削、还有那澳洲旷野万里的迷人风光。关于《澳大利亚》 整部影片的前半部分全在为史诗般的高潮做铺垫。二次大战前夕、女主角:优雅的英国贵族Sarah,为了寻找在澳洲的丈夫,千里迢迢的来到地球的另一端的蛮荒之地——澳大利亚。当她抵达这片一望无际的土地时,她发现自己的丈夫已经被人杀害。Sarah克服陌生环境所带来的重重挑战,跟着Drover一起赶着1500头牛,横越北澳洲大陆。在这趟艰辛而浪漫的路程中,他们二人一路扶携相随,领略了迥然不同的壮丽景观,结识了众多豪放热情的居民和当地土著人。同时,他们二人也开始感受到彼此内心冲突的转变,一股莫名的奇妙感觉涌上心头。正当他们打算开始新生活时,战争掩却轰然而至。1942年,日军轰炸澳大利亚达尔文港,就在轰炸过后,凝聚了大半部电影的情绪彻底爆炸了:
过完年了,过年玩的越来越少,相比我更喜欢在家睡觉,每天都可以睡到中午12点,实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这些日子我发现我越来越小资起来。当经济开始富裕了,我就开始想这想那,最重要的还是把钱花提高自己的品味和生活质量上。这样才算花的值得。今年除了健身减肥除外,还有一个刚刚想到的目标——在2009年存到钱去台湾旅游。每个月只要省吃俭用点,国庆就差不多了可以去宝岛玩玩了,看望水生火热的台湾同胞。